属于年轻人的一种文化-痛车

林旭维 2018-09-29 14:35 车生活网

 

熟知日本动漫文化的朋友应该知道,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国内都有“痛车”一词的存在,那么痛车到底是什么?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属于年轻人的特殊文化吧。

什么是痛车

而痛车的由来,根据度娘介绍,有很多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日语中有一个词语叫「视线が痛い」,多用在某人做出非主流的事情时候周围人围观导致气氛尴尬的时候,而经过非主流粉饰的车自然就适用了,所以这个词语开始演变成了痛车这个概念。第二种是在日本,如果要在车上画图案之类的东西要交税,由于开痛车的很多是年轻人,额外的税收使他们很心痛,所以叫痛车。而第三种就是因为读音问题:paint car(涂上颜色的车) => pain car(疼痛的车) => 痛车,不过这个原词语来源实话说并不是非常重要,主要体验形式主要都是以自己喜爱的动漫以及文化元素为中心的改装方式,而痛车文化也已经早已不仅仅局限于日本,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一定的粉丝。

 

国内不少大型漫展的停车场都会设有痛车专区,其中也少不了很多经典车型和跑车加入痛车家族。

痛车的元素其实也很多,虽然贴上动漫少女图像的占了大多数,但其实机械类拉花元素也不少。

痛文化是怎么形成的

所谓的“痛车文化”发源于日本,痛车最开始的玩法基于竞速族改装车辆。他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车队,需要张贴不同的队标,张贴一些改装零件的品牌Logo来张扬个性。看过头文字D的我们应该也能很深刻地记得“赤城REDSUN” “秋名SPEEDSTAR”这些车队的队标吧。

而向来追求个性的日系发烧友们开始不满于单纯的贴文字标志,开始加入简单图案。从侧面来讲,痛车实际上是改装车的另一种补充,它可以快速的使自己的车辆更加张扬,更加的有个性,小编在第一次看到这种车贴的时候当然了,这种吸引眼球的方式比起正式改装成本确实低不少。特别是ACG文化有爱的人们为了彰显个性,将喜爱的动漫角色或者动漫公司或者角色名字之类的字画贴直接转移到自己的爱车上,就此形成了一种文化。

 

 

而痛这种文化,远远不局限于车的范畴,自行车、摩托,电动车,手机等都可以用来痛。嗯当然了,地铁,飞机这些大型公共交通工具也不例外。

 

痛车参与赛车赛事也不在少数喔,初音Z4就一度很火,今年车队则更换为奔驰AMG GT车型。

 

痛车不仅是DIY(丰田官方)

   我们所知的痛车,一般都是由玩家一手一脚DIY打造的车辆,但其实早在13年的时候,丰田就曾经推出过一款高达主题的限定版AURIS,成为了市面上为数不多的官方“痛车”。

该车限量900台,售价约合人民币21万元,车身无论外观,内饰甚至是脚垫,中控导航,钥匙等都完全采用了《高达0079》里面的红色三倍速“夏亚”元素设计,就连车企引起为傲的车标都被角色所属的“吉翁”LOGO所代替。

车内的内置导航语音居然使用“夏亚”的声优池田秀一完成配音。而且还为这台车推出了一段热血的广告动画,非常用心。

痛车的风险

痛车虽好,但面临着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在我国由于法规限制,车身改装画面不得超过整车面积30%,颜色总数不超过三种是目前法规中的硬性规定。也就是说,痛车在我国属于“非法改装”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且痛车比起真正的改装车甚至要更晃眼,极容易引起警察叔叔的注意,特别是当遇上一些查酒驾或者循例定点查岗的,很容易就被“顺便”执法了。

另一方面就是痛车在保养方面也相对比较麻烦,贴纸寿命一般仅1~2年,一旦遇到车辆剐蹭,图案基本就推倒重来了,算下来又是一大笔钱。不过痛车的精髓就在于折腾嘛,充满“爱”的话,这点问题又算什么呢?

相关文章